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2025-07-08
(上转01版)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精准服务群众,更加自觉地以群众视角检视自身、狠抓查改。
民政部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管业务必须管作风,聚焦公益慈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群众关切的领域,出台行风建设规范,列出正负面清单,持续整治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问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畅通业务咨询电话,及时接听、耐心答复,按期回复公众留言,同时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围绕19个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让问题查摆更精准、集中整治更有效。
国家信访局广泛征集意见,深入查摆少数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宗旨观念不够、服务群众能力本领还需提升”等问题表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信访事项办理效能,回应和解决好群众的利益诉求。
“查摆问题也好,践行群众路线也好,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绿岛社区党总支书记林锦仪说。
前不久,一场“茶话会”在绿岛社区檀悦小区举行。
一边,外卖骑手讲难处:“人车分流是安全,可我们提着餐盒‘百米冲刺’,超时扣钱谁负责?这腿真跑不动。”
另一边,居民说担忧:“电动车呼呼往里闯,老人孩子安全咋保障?这心真放不下。”
林锦仪没有简单评判孰是孰非。她深知,站稳群众立场,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要设身处地理解每一方诉求的合理性。
“大家的担忧和诉求都合情合理。群众立场,就是要在多元诉求中找到平衡点,办成让大多数人受益的实事。”林锦仪几经奔走协调,最终,小区门口出现了一排加装置物箱的“外卖接驳专车”。骑手停车换乘,轻装送达;小区内秩序井然,安全无忧。一个小小的创新,解决了难题。
办好实事暖民心
家门口的几级台阶,曾是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桃源街道居民刘桂英的“心病”。家中老人行动不便,轮椅出行在此“卡壳”。转机,随着一张《老旧小区改造问卷调查表》上门而来。刘桂英在表上写下心愿:“盼增设无障碍坡道。”
好消息很快传来:“您的建议被采纳了!”更让她满意的是,没过多久,坡道便从图纸变为现实。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湖区众多老旧小区的居民都收到了这样的问卷。130条饱含期待的“金点子”汇聚到西湖区相关职能部门,又从纸面跃入生活:电动车棚下,充电桩悄然增加;荒废角落,变身居民休憩的“口袋花园”……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作风建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在基础教育领域,计划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实施“县中振兴计划”,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一桩桩“关键小事”的解决,一次次“将心比心”的互动,传递的是温度,凝聚的是人心。
“福峡路一带,空气有异味!”前不久,福建省福州市仓山生态环境局局长范洪铎看到这条12345平台转来的诉求,立即带队排查。很快,一家制鞋企业车间管道的破损点被发现,整改迅速到位。
异味消散了,但整改工作没有止步。“复盘发现,巡查员是新手,业务不熟。其他企业呢?”带着疑问深入走访,问题浮现:大企业环保专员流动频繁,小企业则多由行政人员兼职,专业性不足。
“解决问题要触及病根,让群众长久受益。”范洪铎带领团队推出“仓山生态环保一码通”,实现环保事项通查通办;梳理297项常见环境违法行为清单,引导企业自查自纠;设立党员服务岗,提供咨询和帮扶,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从解决一个投诉到解决一类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日报记者张洋、沈童睿、武少民、朱磊、顾仲阳、冯华、林丽鹂、付文、王云娜、杨文明、王锦涛、吴丹、李昌禹、金歆)
(原载《人民日报》7月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