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装着百家事 党徽闪耀映初心
——记自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谢春阑
2025-07-08
□自贡融媒记者郑皓匀李秋玥
近日凌晨,自贡遭遇暴雨袭击,釜溪河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防汛关键时刻,自流井区五星街高山井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春阑带着工作人员冒雨巡河,手电筒的光在雨幕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半小时后要向上级汇报汛情,数据必须准确。”谢春阑叮嘱同行的工作人员。这样的防汛巡查,对她而言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当天一大早,暴雨稍歇,记者走进高山井社区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社区”“自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全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等一整面墙的奖状,还有一摞厚厚的锦旗,有些边角已经微微卷起——“防汛先锋”“百姓贴心人”“最美志愿者”……
为记者引路的社区工作人员杨琼英笑着说:“这些锦旗都是居民们自发送来的,谢书记总说挂墙上太占地方,但每一面都舍不得收起来。”
“这些都是居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肯定要好好保存。”谢春阑见记者到来,笑着说。
在社区办公室的谢春阑就像一颗转不停的陀螺:这边接着居民反映城市更新工程噪音的电话,耐心解释施工进度;那边抓过笔记本,记录上级部门要求的半小时汛情;转头又拉住工作人员交代,“七一到了,我们要抓紧给老党员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会儿就去!”
上午10时,天空放晴。谢春阑带着工作人员匆匆赶往88岁老党员廖学明家。
“廖爷爷,我代表党组织给您颁发纪念章!”现场,她仔细替老人整理衣领,佩戴好党员徽章,动作轻柔得像对待自家长辈。
“哎哟,这可得站起来接受!”老人颤巍巍撑起身子,谢春阑赶紧搀扶住他。当纪念章的红绸带挂上脖颈时,老人眼眶通红:“50年啊,不容易……我要继续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廖学明的话语中,既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从侧面反映出高山井社区党建有力量。
作为高山井社区的党政负责人,谢春阑近年来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举措,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致力于把社区建成一个温暖幸福大家庭,提升了居民归属感、参与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在社区每个楼栋都张贴着谢春阑的联系方式,以便居民随时都能找到她。她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党建+小区业委会”“党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社区居委会”等引领计划,推动社区所有小区均成立党支部,每个小区党支部都安排有一名社区干部具体负责,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创新机制,增强了社区的造血功能。
记者了解到,谢春阑自担任高山井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她整合多方社会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引进社会组织,先后成立“568”志愿服务队、“余嬢嬢”金牌调解站等党建特色服务品牌。目前,“568”志愿服务队已有志愿者20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次,服务对象超5万人次。同时,她还引导创建“i-党课”,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将理论学习与志愿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热情,让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如今,走在高山井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细化治理的成果。谢春阑创新推出的“党员积分制”等一系列做法,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翻开社区志愿服务台账,密密麻麻记录着:1月组织“暖冬行动”为孤老送棉被,3月开展“学雷锋”义诊服务居民200余人次,5月“粽香传情”活动包粽子2600个……这些数字背后,是谢春阑带领团队苦干实干的无数个深夜。
与居民朝夕相处十余载,谢春阑得到了辖区党员干部及群众的高度信任,居民们把她当作“贴心人”;她也荣获了四川省优秀志愿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面对大家的称赞,谢春阑谦虚地说:“我也没有三头六臂,只是作为党员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大家总是幸福满满地说“高山井有谢书记真是咱们的福气”!
采访当天,恰逢谢春阑女儿生日。忙于社区各项工作的她,只能在午休时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我家‘小棉袄’又长大一岁啦,每年生日都在考试。愿你心之所向皆能如愿,一生幸福美满。”午休结束,又有居民来和谢春阑聊家常、反映问题。面对大家的信任,她笑着说:“既然大家把我当贴心人,我就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只要居民日子过得好,再累也值得!”说完,她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