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直冲云霄 人工增雨缓旱情

2025-06-19

□自贡融媒记者 黄鸿 李秋玥 李婷 文/图

  6月17日晚,我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随着火箭弹划破夜空,催化剂成功播撒入云。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双重作用下,我市出现明显降雨,有效缓解了当前旱情。据悉,此次人工增雨作业不仅显著改善了土壤表层墒情,为加快夏播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有利于库塘蓄水,提升农业抗灾能力。
  近段时间,由于持续高温少雨,我市出现阶段性夏旱。为应对高温天气,沿滩区王井镇在重点区域安装土壤墒情监测仪,通过实时传输数据至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缺水预警”智能管理。这项“数字哨兵”的应用是我市应对旱情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市各地正千方百计保水增墒,降低极端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针对近期高温干旱现状,市气象局严密监测天气气候形势,加强会商研判和部门联动,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通过每日滚动分析订正、科学分析最新气象资料,我市气象部门在6月14日气象信息快报中指出:18日至19日,我市将有转折性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此时,人工增雨的契机已然出现。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增雨必须在自然云已经具备一定降水潜力的基础上进行,云层厚度要具备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为雨滴。同时,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需要云层具有丰沛的水汽和水汽循环补充。在此基础上,还要存在上升气流,将云层抬升到合适的高度,使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形成雨滴。
  6月17日14时,卫星云图显示,宜宾南部出现对流云团,受偏南气流影响,预计会向自贡方向移动,且自贡也有可能在本地生成对流云团。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确定此次降雨过程主要受高空低槽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从17日晚至18日晚,预计自贡累计降雨量普遍30至60毫米,局部地方60至80毫米。
  “17日晚上,降雨云团在泸州、宜宾、乐山一带生成并逐渐向我市移动。”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抢抓有利时机,全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目前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分别在荣县双古镇、保华镇,富顺县板桥镇、童寺镇,贡井区五宝镇等地同步开展多轮人工增雨作业。
  20时26分,火箭增雨车抵达五宝镇作业区。操作员全神贯注,时刻关注最新卫星云图,只待最佳作业时机的到来。此时,现场已有零星降雨和雷电,但尚不满足人影作业条件。20余公里外的市气象台预警中心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控,云团动向牵动所有人的神经。“人工增雨并非凭空造雨,必须要确保火箭弹精准命中云层‘雨核’,才能最大程度增加降雨量。”现场指挥人员告诉记者。
  22时10分,凉风阵阵,空中不时可见闪电,似有山雨欲来。不久后,喜讯从预警中心传来:贡井区上空出现云团,云层厚度、水汽程度等均具备降水潜力。“我们已经准备好,请求作业。”眼见时机成熟,操作人员立即向空管部门申请增雨作业。成功申请空域后,现场指挥当即下达作业指令,人影作业正式启动。
  “嗖、嗖、嗖!”22时29分,伴随着轰鸣声,数枚火箭弹拖着赤色尾焰刺破夜空。数十秒后,空中传来爆破声,人工增雨作业顺利完成。“火箭弹直冲5000米左右的高空,在飞行过程中会快速释放携带的催化剂,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操作员向记者介绍使用火箭弹增雨的原理。
  当天,人工增雨作业结束后,我市普遍出现降水,此次作业达到了预期效果。据悉,根据气象条件,市气象局将再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减少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闻多一点

我市入汛以来总降水量偏少
  今年5月入汛以来,我市气温异常偏高,6月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总降水量显著偏少。
  5月1日至6月17日,荣县国家气象观测站、自贡国家气象观测站、富顺国家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为25.3℃至26.0℃,较多年同期均值偏高2.2℃至2.6℃;6月10日至17日,出现连续8天35℃以上高温天气过程;6月17日市县最高气温达40.2℃,突破6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历史纪录。
  5月1日至6月17日,荣县国家气象观测站、自贡国家气象观测站、富顺国家气象观测站总降水量分别为49.7、42.4、28.1毫米,分别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9%、74%、84%,其中富顺县位居历史同期第一少位;降水日数为13至16天,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