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与当下和谐共鸣
2025-06-19
□凯歌
6月16日,本报03版报道了《七六四口袋公园闲置空间的蜕变》,当昔日的“自张铁路”元素化作口袋公园的艺术纽带,当废弃厂房在创意中重获新生,我们盐都自贡正在“新旧进退”与“取舍”间挥毫泼墨,书写“城市更新”新篇章。
在自贡的更新图谱中,工业遗存并非时代的弃物,而是再生的沃土。曾经,贡井区的南华锯条厂沉寂角落,今朝已被匠心点化为汽车主题口袋公园、概念餐厅等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园区。诞生源于“三线建设”的自流井区五星街磨子井社区,曾到处是东方锅炉厂林立的宿舍楼,如今这里已改造成留住“三线建设”记忆和荣光的“网红打卡地”。这些蜕变背后,是让旧日工业痕迹在保护与再造的平衡中,成为承载历史记忆的活态容器,为冰冷的工业骨骼注入新的文化灵魂。城市更新之“新”,正在于使工业遗产从时间废墟中焕发新生,成为历史与现代对话的崭新空间。
城市更新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场文化血脉的精心守护与活化传承。近年来,我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盾,为96处城区历史建筑、5个国家级名镇及5处工业遗产撑起保护之伞;更以绣花功夫实施微更新,精心修复西秦会馆、汇柴口等历史街区,原生态延续贡井老街的文脉。这种保护绝非僵化封存,而是将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场景,使其在新时代脉动中重焕生机,城市文化底蕴遂在保护与激活的辩证中愈发深厚。
城市,本是文化与记忆的坚实载体。那些斑驳的巷道与古朴的院落,无声承载着城市共同的生命温度与情感印记。城市更新并非在推倒重建的废墟上另起炉灶,而是在珍视过往的基础上延展未来。当铁轨从运输货物的实用工具,升华为凝聚“三线精神”的文化符号;当老厂房在创意改造中成为市民流连的新地标——我市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让历史与当下在每一处街角、每一块砖石间和谐共鸣,努力构筑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时代生命力的品质之城。
城市更新这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其要义在于以敬畏之心守护历史之“旧”,以创新智慧赋能发展之“新”。期待我市在城市更新中以“保”存根脉,以“进”谋新局,让千年盐都如凤凰涅槃,在巴山蜀水间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