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梦赴山海 文旅融合开新篇

2025-03-31


▲阳光下的燊海井景区自贡融媒记者宋姿熠摄


▲第三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现场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自贡原创音乐剧《红梅开红梅红》演出照

□自贡融媒记者周姝李婷
  2024年的自贡文旅事业如一路繁花,破圈出彩。
  这一年,自贡入选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榜单,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
  这一年,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为四川首个;
  这一年,自贡以“灯”为媒,助力春节申遗成功,自贡盐业遗址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一年,自贡杂技演员罗海斌成功顶起36根板凳,并在头部停留81秒,创造了全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2024文旅“答卷”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力促文旅融合发展,深耕文脉、培育精品、创新业态,将“美美与共”的盐都文旅大文章续写壮大,以高质量发展之姿,镌刻文旅名城建设印记!
A.
盐之源 群方“咸”遂
  2024年12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自贡盐业遗址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入列《名单》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陈金洪说,列入《名单》意味着自贡盐业遗产的价值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自贡距离申遗成功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据悉,本次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自贡盐业遗产项目,由燊海井、吉成井制盐建筑群、东源井、西秦会馆等13处遗产构成。这些盐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古代深井钻修技术的发展及对深层地下卤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自贡盐业遗产申遗成功,将填补我国在工业遗产类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空白。
  盐是城市之源,两千年井盐文化探出融合新路。自贡溯其源,深耕文物普查,精护盐迹遗珍,领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琢其瑕,广融时代元素,在活化利用中,持续建设中国盐文化传承发展高地。
  自贡将文脉赓续的表达,凝于这粒晶莹剔透的“盐”。2024年,《自贡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启动,有序开展全市亟待保护修缮盐业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全年实施项目11个;开展釜溪河盐文化长廊建设,以釜溪河为轴线,以盐文化展示体验为主题,布局“一河三区八组团”,完成项目投资5.4亿元;全市建立普查队15支,完成全市2404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实地复查、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工作,复查率达100%;全新升级的“夜游釜溪”项目,在传统彩灯的基础上加入数字光影技术,累计接待游客4.1万人次,把“有盐有味”的自贡故事讲给五湖四海的观众听。
  历史遗迹焕彩重生、盐运故事生动再现,于传统与现代融汇交织中传承发扬盐运文化!
B.
龙之乡 世界奇观
  2024年,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为四川首个。
  “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在申报表格中的“一句话概括入选理由”一栏中,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以这样的简介为自己代言。
  自贡以“龙”为题,策划特色项目,赓续亘古龙韵,持续丰富龙之乡文旅新场景;以“研”为翼,深化科研交流,建设世界恐龙学术高地、科研高地、科普高地;以“技”焕新,赋能化石展陈,不断培塑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自贡将文旅兴业的叙述,委予气势磅礴的“龙”。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交出了“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余人次,综合收入6亿元”的两周年成绩单;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成功举办国内首个原创古生物病理展——“远古问诊——古生物有‘病’专题展”,带领观众探寻古生物的“疑难杂症”;坚持举办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夜游活动“穿越侏罗纪·恐龙奇妙夜”9年,填补了“追龙”游客夜间寻龙的空白。
  恐龙群窟呈现世界景观新场景,主题业态迭代焕新、优质品牌备受青睐,于创新探索中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C.
灯之光 四海同辉
  2024年12月4日,自贡灯会作为代表性项目,助力春节申遗成功。在这场历史性的庆典中,自贡灯会再次以其璀璨的光芒,吸引世界的目光。
  “自贡灯会承载着春节阖家团圆、祈愿纳福的民俗底蕴,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春节的欢乐喜庆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省级自贡彩灯非遗传承团体成员万松涛认为,尤其是自贡灯会以“以灯为媒”,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是自贡灯会助力春节申遗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
  灯是城市之光,上千年彩灯风情点亮环球梦想。自贡用情书写灯兴百业发展篇章,足迹到达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海外92%的市场份额;用华彩万千勾勒年节记忆,第30届自贡灯会开园71天接待游客129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61亿元,“追光”人潮汇聚于中国灯城。
  自贡将文化自信的诠释,寄予绚丽斑斓的“灯”。去年,新出台的《自贡市彩灯文化保护条例》开创全国先河,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明确规定;时隔36年,自贡彩灯再度大规模亮相京城,创北京灯会多项历史之最;开展境内彩灯项目255个、境外彩灯项目104个,规上彩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9亿元,同比增长32.7%;全年实现文化出口7746.51万美元、增长53.1%。
  灯兴百业、韵传天下,于四海同辉中彰显大国形象!
D.
文之魅 以文化人
  2024年底至今年3月,自贡“魔童”郭瑶姚带着杂技节目《倒立—哪吒》,走进德国的31个城市和乡镇,向10万人次的德国观众演绎东方传说,书写中国文化出海的航行日志。
  文化是城市之魅力,历史文化名城绽放文艺繁花。自贡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雕琢文艺精品,捧回奖杯赢得口碑;夯实文化服务,丰富供给普惠万家;深耕非遗传承,乐道拾遗匠心筑遗。
  自贡将文旅魅力的呈现,交予拼搏奋斗的盐都儿女。创排剧(节)目及群文、歌曲作品57个,获评各级文化文艺奖项22个,9个剧(节)目获中省奖励扶持;《追光》《红梅开红梅红》等原创文艺作品场场爆满;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自贡成为全
  省唯一入选的“最具潜力文旅城市”;全年举办文化活动850场次,服务群众200万人次;当好非遗传承“守艺人”,刘汉朝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贡灯会代表性传承团体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罗立章等7人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之光生生不息,于砥砺奋进中“氤氲”城市风韵!
  初心如磐,征途向远。2025年,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蓄势之际,自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实施“文旅兴市”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在“重保护、优供给、强产业、促融合、严治理”上精准发力,奏响“全域全季全时”旅游交响曲,奋力谱写世界文旅名城新篇章!(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