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晖园

2024-12-29

□筱音

  去佛山市顺德旅游,清晖园值得一看。
  清晖园始建于明代,是中国岭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岭南四大名园。清晖园乃黄士俊(1570年-1651年)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顺德大良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等,后人在此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清晖园面积2.2万平方米,为国家4A级景区。
  黄士俊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科考状元,是顺德立县后的首位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士俊为官耿介刚直,因得罪大奸臣魏忠贤并与内阁诸臣意见相左,引病辞归,有“清正黄尚书”之美誉。当地民间还流传着黄士俊少年时期巧对对联的故事。
  清晖园大门是一座精美的石牌坊,上刻“清晖园”三字。穿过牌坊,便到了园内的主景区。清晖园的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六角亭、惜阴书屋、竹苑、斗洞、狮山、八角池、笔生花馆、凤来峰、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阁等,各景点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中国古典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清晖园布局前疏后密,前低后高,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通透开敞。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花卉果木逾百种。除了岭南园林常有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瓜槐等树种,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水松等古木树龄已有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
  园内的建筑既有岭南园林的精致典雅,又有江南园林的婉约柔美。更为称奇的是,园内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我漫步在清晖园中,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园内的假山、水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园中的每一处景观都经过精心设计,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匠心。
  “船厅”仿照珠江画舫“紫洞艇”建筑的两层楼舫而建,前有两口池塘,似将楼船浮在水中,船尾有丫环楼,船头栽有一株沙柳,柳边有一紫藤,犹如一条缆绳。每逢阳春三月,绽出朵朵紫蓝色小花,香气袭人。
  除了美景,清晖园还有许多历史文化故事。黄士俊不仅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封为太子太保,地位尊崇,还擅长书法。黄士俊的书法被描述为精美,特别是在殿试时,以其高深的立论和精美的楷书获得第一名。他的书法风格被形容为笔意劲俏,风尚清隽,远追马夏,近抚仇唐,显示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园内还有许多黄士俊留下的优美诗篇,这些诗篇不仅表达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园中的“状元堂”,是为纪念黄士俊中状元而建。在科举制度年代,状元是中国读书人科考的最高荣誉,代表着学问的最高境界。状元堂内的陈列不仅有历代状元的画像和事迹介绍,还有他们当年的试卷、文集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古代状元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制度。
  除了展示历代状元的成就和贡献,状元堂还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代考生的艰辛与挑战,感受古代学子的智慧和毅力。此外,状元堂还设有互动区域,让游客参与答题、猜谜等趣味活动,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状元堂还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状元堂是一个集展示、教育、互动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它不仅展示了古代状元的辉煌成就,更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徜徉在状元堂,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游览于清晖园中,我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离开清晖园时,我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座美丽的园林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产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