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离电脑,下班后不停刷手机——

盐都网警 屏幕背后的全时守护

2024-07-20

□自贡融媒记者 张才 叶艳

  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上班玩电脑,下班耍手机”,看似不务正业,实则以键盘为“枪”、以鼠标为“盾”,在网络空间“巡逻”。他们来自公安系统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警种——网络警察,又称网安民警。他们用屏幕背后的全时守护,换得网络空间的安全有序。

心明眼亮识别网络谣言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基本上一坐就是一天。”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分局网安大队民警黄强明从警6年,分别在基层派出所和网安大队各工作3年。他表示,前后两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有着天壤之别,在派出所工作是和人打交道,而作为一名网警,自己每天面对的是一台冷冰冰的电脑。
  网安民警的日常工作包括网上巡查,发现并清理在网络终端的虚假信息,基本无上下班之分。整天“泡”在抖音、快手、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他们,上班不离电脑,下班后则是不停刷手机的“低头族”。
  “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的既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也有人为了流量吸引关注,移花接木故意为之。判断需要积累经验,才能做到心明眼亮。”黄强明表示,判断是否构成网络谣言,除本身为虚假信息之外,另一个特征是该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7月6日,自贡网警公布了5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包括黄某某编造“农业银行倒闭”谣言案,袁某某编造“自贡同兴路打架互殴”谣言案,邱某某编造“贡井区龙潭镇高铁站正式运行通车”谣言案等。其中,在对自贡短视频平台传播的一段“同兴路打架互殴”视频的分析判断中,网安民警通过视频背景中的店铺名称和上面的电话号码,发现事发地并非自贡;此外,相关数据显示该视频信息被大量浏览、评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认定该视频为网络谣言。
  记者从自贡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获悉,2024年为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根据公安部及四川省公安厅部署要求,自贡网安部门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持续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重拳治理网络乱象。

不遗余力打击网络犯罪
  随着网络成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及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犯罪形态开始向网络层面蔓延,网络犯罪案件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外,盐都网警在打击其他网络违法犯罪上同样不遗余力。
  “可能你刚住进产房,就有人打来电话推销奶粉;刚拿到新房钥匙,就有人打电话推销装饰材料……”网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胡建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网警的职责除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外,还包括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抵御网络攻击、紧急处置网络安全事件,让黑客无处遁形。
  近日,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分局在市局网安支队协助下,经过连续两个月奋战,成功破获了今年以来全市首例短信轰炸案。
  短短3分钟手机就开始发烫、收到的信息量达到“99+”……今年4月,市民周某及其家人的手机遭受电话、短信的狂轰滥炸,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贡井警方接到报案后随即展开调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和周某有感情纠纷的张某。原来,张某为了发泄私愤,利用某网络平台提供的短信“轰炸”服务,对周某及其家人手机进行短信骚扰。通过对涉案网络平台进行侦查分析,办案民警顺藤摸瓜掌握了“呼死你”软件的幕后犯罪嫌疑人及代理分销网络,涉及购买人员30余人、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最终,办案民警赴湖南、辽宁、陕西等地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归案,并现场查获了网站后台账号密码及销售数据。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刘某、任某、王某4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夜以继日只为“净网”护民
  时值暑假,电信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具体套路包括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升级以及代练游戏账号等网络游戏类诈骗;在网上发布兼职广告,以“足不出户赚取高额佣金”或“免费赠送礼物”为诱饵,引诱受害人刷单兼职等。
  针对上述这些“坑”,盐都网警提醒广大家长要关注青少年在假期里的学习和娱乐行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他们普及反诈知识,发现异常及时介入,避免青少年被骗和涉诈。此外,7月是高考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日子,盐都网警提醒考生及家长需要防范“高考骗局”,对谎称可以通过黑客修改高考成绩,并索要高价“服务费”,声称能够“精准定位院校”“百分百保上”的骗术,以及声称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的行为,需要提高警惕。
  盐都网警正用夜以继日的努力告诉人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据统计,自“净网202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侦破涉网刑事案件158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人,严厉打击了网络黑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考试作弊等网络违法犯罪,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环境。自今年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以来,已筛查涉及警情、灾情、社会民生和经济金融等领域网络谣言信息超过300条,全市累计侦办网络谣言行政案件18起,行政处罚21人,公布典型案例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