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 向“质”攀高

——走进资阳看高质量发展

2024-05-25


现代商用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


轨道交通临空经济区站

□本报记者 池莉/文 芶思/图

  5月22日至23日,“‘双圈’牵引·川中看变”四城联动宣传活动第一站走进资阳市。两天时间里,自贡、内江、遂宁、资阳的媒体记者先后来到资阳临空经济区、高新区、雁江区等点位,生动记录该市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新成效。

向“新”而行
智能步伐更快更稳
  跟随采访团,记者先后来到临空经济区四川省光为通信有限公司、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火热的生产现场让人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映射出临空经济区不断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的坚定决心。
  “我们拥有全球最先进的AGV生产线,电动摩托车出口105个国家。落户资阳临空经济区,看中的就是其地处成渝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表示。
  据了解,该片区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国防科技、航空航天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业园区,2024年底将形成1.1万亩产业聚集区。
  看发展指标,其时已至。临空经济区“产业”“科技”迭代升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依托高仙机器人、新石器无人车等“链主”企业项目,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该经济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为资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新台阶作出突出贡献。
  同时,全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提速,预计今年9月建成通车,成资同城化将迈入“轨道同城”新阶段。记者在临空经济区站探访时了解到,目前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7座车站主体、附属结构已完工,站后工程整体完工率达98%。
  发生改变的还有城市面貌。在临空经济区,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等建设的“天府艺谷”雏形已现,“文旅+”“文创+”“科技+”“艺术+”等一批新业态将在这里诞生。

对外开放
产业发展稳中提质
  近年来,资阳高新区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机遇,聚焦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建设成渝重要的现代制造及科创基地、成资同城化产业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口腔药械、机车汽车两大主导产业,2023年实现产值141.7亿元。
  提到资阳高新区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牙谷”,其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示范项目。2023年,“中国牙谷”年产值34亿元。“目前115户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落户,49户企业的264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宋继桃表示,预计2025年入驻企业将达200户,产值超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中国牙谷”已成为规划建设面积、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治器产量“三个全球第一”。从第一家入驻的四川恒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新骅光医疗科技集团,无一例外都在积极为“培育创造口腔民族品牌”而努力。
  看对外开放,其势已成。2023年5月,“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吸引全国各地口腔产业领域400多人参加,共签约12个涉及口腔材料等方面的项目,助力打造“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
  “面对新目标,我们要不断重塑发展优势。”宋继桃表示,高新区另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在于先进的制造业。目前,该区以机车、商用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走进中国首家海外独资商用车企业——现代商用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记者在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工厂车间了解到,这里是现代汽车集团商用车海外第一研发及制造基地,已形成年产重中轻型卡车16万辆和重型发动机2万台的能力。

抢抓机遇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资阳的特色产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零部件企业配套协作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跟随采访团,记者走进位于雁江区的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唯一一家内燃机车研制企业,是中国混合动力机车、齿轨列车的首创者。“我们公司制定了国内齿轨车辆整车技术标准,填补了中国在齿轨列车领域的空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能化方面,运用北斗/5G物联网自动驾驶、自动保护、运营大数据存储智能分析等高科技技术,让列车“大脑”更“智慧”。同时,车辆外观采用参数化设计灯组,车内门区和车辆内客室分别设置智能显示屏,让科技为出行保驾护航。目前,该公司已向34个国家出口1100多台内燃机车,占中国内燃机车出口量的50%以上。
  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共建高能级产业生态链,在资阳不仅体现在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上,在安井食品西南(雁江)生产基地同样“复刻成功”。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约114亩的安井食品10万吨预制菜生产线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
  着眼长远,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从临空经济区、高新区、雁江区,到乐至县、安岳县,资阳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新”突破,以“产”落脚,一个个机器人、无人车、新材料等“资阳造”产品从这里走向市场。
  如今,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食品轻纺业,资阳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为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聚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