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钻精耕 打造“硬核”实力
——看我市首家“单项冠军”企业如何炼成
2024-05-23
精密零件事业部自动化生产线 自贡硬质合金公司供图
□记者 张翠娜 欧亚非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名单,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零的突破。
“单项冠军”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一“国字号”荣誉给予了制造业细分领域发展最突出的企业和产品高度的认可。作为我市首家单项冠军企业,自贡硬质合金公司凭借怎样的“独门绝技”登上“冠军”宝座?日前,记者前往该公司一探究竟。
攻克技术难关 打破国外垄断
走进位于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的自贡硬质合金公司精密零件事业部,只见智能深加工生产线上的各式自动化设备正密切配合、有序运转。经过磨削、修整、装夹、检测等系列工序,每天可生产上万件深井潜油泵轴套产品。
这些产品外观貌似普通金属小圆管,却是深井潜油电泵的核心零件,用于深井潜油泵叶导轮、电机等的旋转支撑、扶正、止推和密封,对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精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可谓科技含量十足。自贡硬质合金公司正是凭借在该项产品性能和产能上的绝对优势,登上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宝座。
制造业“单项冠军”,指的是制造业中长期专注于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或全国前列的企业。自贡硬质合金公司正是如此,近三十年磨一剑,把深井潜油泵零件做精做专做强,在这一细分领域坐上了“头把交椅”。该公司目前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油田服务巨头的主要供应商,近三年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一。
“我们公司未开发此类产品之前,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及其生产技术一直被欧美国家的公司所垄断。”自贡硬质合金公司精密零件事业部总经理高建告诉记者,当时,这类产品的价格不但昂贵,而且经常被“卡脖子”,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风险。
为了打破国外垄断,扛起国企担当,自贡硬质合金公司聚焦硬质合金深井潜油电泵零件的关键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相继突破了混合料制造、自动压制、低压烧结及深加工等一系列难题,成功实现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的国产化,不但大幅度降低深井潜油泵的价格,仅为国外公司的十分之一,更是有效支撑了国家石油开采关键技术装备的进步,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自贡硬质合金公司深井潜油泵零件被科学技术部鉴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创新争当一流 专注以“质”取胜
深井潜油泵一般要在深达两三千米的井下工作较长时间,对潜油泵零件的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0年4月墨西哥海湾漏油事件发生后,所有油服公司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何以致胜?对此,自贡硬质合金公司以专注和创新作答。多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材质、创新新工艺,引领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向高端化、高品质方向发展。
该公司成立了由博士带头的专业材质开发团队,围绕深井潜油泵零件开发了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系列化材质,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全系列材质的硬质合金深井潜油泵零件供应商。同时,持续推进深井潜油泵零件深加工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展的复杂形状产品精密自动压制技术研究取得突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围绕数控化专机先后申请并授权专利14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品质的领先一方面源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质量管控。硬质合金属于超硬材料,加工难度非常大,质量难以稳定。“我们通过不断创新工艺,使加工出的产品尺寸和形位高度一致,出厂合格率达到99.9%以上。”高建说,凭借过硬的质量,公司产品通过了多家油服巨头的免检认证。
随着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该公司的产品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到目前拥有300多个品种,从年产不足万件到现在年产数百万件,并在装备自动化促进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进生产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9年,该公司新建超硬材料精密零件高效加工智能生产线,不仅使生产效率翻倍增长,年产值超1亿元,更使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加工工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创新永无止境,发展重在质量。“当前,我们公司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将发挥‘单项冠军’引领作用,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自贡硬质合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启明表示,该公司将立足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保障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在具有优势特色的“表面工程”、采掘工具等新材料领域加速自主创新,进一步攻克“卡脖子”难题,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