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富顺,以学术交流的方式,集中研究探讨王余杞生平事迹、革命活动、文学成就——

“左联”作家王余杞 天下知音聚故里

2023-07-02


“王余杞与现代中国文学”学术交流会群贤毕至


王余杞之子王平明在交流会上发言 (本版照片由富顺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记者周嘉见习记者冯方湲

  初夏的千年古县——富顺,微风徐徐,万木葱绿,生机勃勃。
  这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左翼作家联盟盟员王余杞的出生地。7月1日,“王余杞与现代中国文学”学术交流会在富顺县举办,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上海社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走进这片被文学照亮的土地,集中研究探讨“左联”作家王余杞生平事迹、革命活动、文学成就,追忆这位著名的作家。

一位不该被遗忘的作家
  王余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左翼作家联盟盟员,自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我国文坛,写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多部小说,受到左翼文坛巨匠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关注和扶掖。
  “由于历史的原因,王余杞被‘蒙尘多年’,沦为‘边缘’作家。然而,他既是大时代的书写者,又是大时代追求理想、冲锋陷阵、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革命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王发庆的《王余杞评传》是献给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专著,该书扉页上对王余杞有三个方面的界定:北方左联的独行侠、抗战文艺的排头兵、盐都文学的奠基人。
  1933年至1934年期间,王余杞独立编辑出版左联刊物《当代文学》,再加上他在天津时期“匹马孤军”独闯文坛,故以“独行侠”名之。1934年,王余杞参加左联,《当代文学》即正式成为左联的刊物。1936年,左联自动解散。北方左联改组,成立北平作家协会,王余杞担任成立大会的执行主席,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应是实至名归的。
  “1933年,年仅27岁的王余杞创作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浮沉》,后来陆续创作了长篇小说《急湍》《海河汩汩流》《自流井》等,几乎是一年一部。”王发庆说,《浮沉》是出手不凡的社会批判小说,写城乡青年在黑暗社会遭遇的曲折和坎坷,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的结尾,作品的主人公奔赴江西革命根据地;长篇小说《急湍》从“九一八”写到“一二八”,是第一部直接记录、真实再现“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惨烈场景,最早表现抗日救亡的长篇小说;1937年,王余杞又在日寇敌特监视下冒着极大风险创作了长篇小说《海河汩汩流》。
  “在抗战文学中,王余杞与刘白羽合著的《八路军七将领》不可忽略。”王发庆说,1937年,王余杞结识了文学青年刘白羽。不久后,王余杞率上海救亡演剧队一队,和刘白羽等队员一路北上,除了宣传演出外,最重要的收获是,两次聆听朱德总司令作的抗战形势报告,并采访了彭德怀、任弼时、贺龙、林彪、肖克和彭雪枫等八路军将领。1938年1月,王余杞和刘白羽合著报告文学集《八路军七将领》,成为当时国统区第一部有关八路军将领抗战的报告文学集,出版后风行一时。
  广为人知的《自流井》是王余杞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家族为原型,写“富压全川”的乌衣门第“王三畏堂”由兴盛到衰败的故事,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中,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
  王发庆认为,除了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理性的批判力量之外,长篇小说《自流井》的宝贵价值,还在于它第一次把自流井盐场的风貌进行了形象完整的、具体可感的描绘。神奇的盐场景观,独特的井盐生产流程,古朴的盐场生活习俗,自流井特有的地域风情,以及新年正月的灯会游艺等等,无不弥散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情味。因此,这部作品不仅以其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悲剧的艺术构思叩击读者的心灵,而且还具有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以至于井盐生产运销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堪称井盐史与井盐文化的瑰宝。

一场文学与思想的碰撞
  王余杞与梨园公会的义务戏、王余杞和他的长篇小说《自流井》、王余杞小说的现代性、王余杞与戏剧、王余杞的战时写作、王余杞“为人生”的文学写作、铁路与王余杞的战时创作……学术交流会上,专家学者进行现场对话,开展思想交锋和文学观点碰撞,通过多元视角回顾王余杞的文学创作历程,解读王余杞经典文学作品,交流探寻深化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路径,奉献了一场高层次的文学盛宴。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陈青生认为,王余杞的几部长篇小说各具特色,《自流井》是最重要的作品,兼具文学价值和地域发展史价值。这种地域发展史价值的意义,在于以文学形象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历史时代风貌和艰难发展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王余杞的作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自流井》无论是从成书的年代、题材的价值还是形象的塑造等要件上看,它都是盐都现代文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之作,可以称之为自贡的《红楼梦》。”在王发庆看来,《自流井》以自贡近代盐业家族为轴心,全景式地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具有社会剖析小说的鲜明特点,形象地展示了庞大家族人物谱系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人物刻画和褒贬中熔铸了理性批判的力量。
  1935年,为躲避国民党的政治审查,王余杞到青岛寓居一夏,期间以《一个陌生人在青岛》为总题在文学期刊《避暑录话》发表游记散文,记录在青岛的见闻、经历和感受。中国海洋大学教师李莹博士认为,青岛是王余杞文学地图上的一个重要“站点”,梳理他青岛时期的文学活动,可以与他在四川、天津等地的游记一起辐辏出他的文学地形图,以此为线索,可以建构更为立体多面的王余杞形象。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彭超表示,王余杞小说的现代性表现为启蒙与革命。这种启蒙与革命既有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启蒙是儒家“修身”理念中生发出的“树人”思想,“革命”是“治国平天下”的当代表现,是为人民为国家的家国理想,所以王余杞小说的现代性可称为中国式现代性。
  “在王余杞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创作中,戏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俊杰系统梳理了王余杞的戏曲理论建设和戏剧活动实践,并从叙述场景构造、文学修辞、文化实践三个角度观察戏剧之于王余杞的独特价值。他认为,王余杞不仅关注戏剧艺术的审美和品味,更是孜孜以求进行戏剧实践,呼吁给演员以尊严、赋戏剧以文明。
  西南大学教授张武军认为,王余杞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作家,他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方文坛,还曾高票当选北平作家协会执委,足见其在北方文学界的影响力。希望通过更多深入的学术研究,能让王余杞这一类被文学史“忽略”的“京海之外”的北方作家、四川“偏远之地”走出来的作家,为人所熟知。

一次来之不易的交流会
  “这是首次将左联作家王余杞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题学术交流会,筹备历时六年,来之不易。”作为此次交流会的策划人之一,王发庆说,六年的筹备期中有很多让他感动的细节,回忆起来仍然是感触良多。
  2017年,王余杞的儿子王平明、女儿王若曼经过5年努力搜集、整理,将王余杞的188封书信,47部手稿,62本日记、笔记编辑成《王余杞文集》一书,分上下两册、近1500页,并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长年研究王余杞的自贡文化人陈星生、王发庆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被触动,萌发了举办王余杞学术交流会的想法。
  这一想法随即得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的大力支持。2019年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发出《“王余杞与现代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预备通知》,最初筹备在2020年3月召开。但因疫情原因,让已提上工作日程的研讨交流会不得不暂停筹备的步伐。
  “风雨过后是彩虹”。富顺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是此次学术交流会承办方之一,局长高仁斌透露,在各方努力下,这次交流会收到的研究王余杞的相关论文达37篇,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研究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对于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有着重大意义。
  “今天是建党102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日子,我有幸能够回到家乡,与国内这么多关注、研究我父亲的专家学者一起对话和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王余杞之子王平明专程从美国返回家乡参加了这次交流会,他充满感情地说,从思想和战斗姿态上看,父亲当之无愧是一名勇于向封建社会和黑暗势力战斗的战士,希望有更多人了解父亲,读懂父亲。